2025臺東原住民「歲時祭儀」聚焦部落文化傳承與創新文創能量

【記者 薛郁雯 / 綜合報導】原住民族的歲時祭儀不僅是傳統文化的象徵,更是部落連結祖靈、自然與族人情感的重要時刻。臺東縣政府原民處於114年 2 月 22 日下午,在臺北車站一樓車站大廳多功能展演區召開記者會,並邀請各鄉(鎮、市)長及部落領袖等共同出席,除透過「歲時報訊」展現各部落的「豐收」及「祈福儀式」差異,本次的現場展覽也透過「原住民族歲時祭儀展」,呈現各原住民族如何因應環境、生活型態與獨特文化內涵,發展出多元祭儀特色與美學文化,族群文化之間「異中有同」,「同中有異」的獨特圖紋、顏色、材質及文化意義,反思祭儀對原住民族的意義。

圖說:臺東縣縣長饒慶鈴女士在記者會上致詞並祝福活動圓滿成功。(圖/主辦單位提供)

本次活動特別規劃「原住民族歲時祭儀展」,讓民眾能近距離了解各族的祭儀文化,並藉由祭儀影像、服飾及文物展示,呈現各部落如何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取得平衡,讓文化在時代變遷中持續發展。此外,現場將透過傳統「報訊」方式,邀請旅外族人與國內外遊客親身參與部落祭典,共同感受原住民族文化的深厚魅力。

圖說:部落居民以傳統舞蹈與歌謠向祖靈感恩,展現團結與勇氣。(圖/主辦單位提供)

除了歲時祭儀的展示外,臺東的文化創意產業也逐步崛起,成為部落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平台。近年來,臺東結合原住民工藝與當代設計,孕育出許多極具特色的文創品牌,如運用排灣族圖騰的服飾設計、阿美族傳統染織工藝的現代包款,以及卑南族木雕藝術的居家擺飾,讓傳統技藝以全新形式走入市場,吸引更多年輕族人投入文化產業。

圖說:結合部落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的文創商品,呈現臺東原住民族的創新能量。(圖/薛郁雯 拍攝)

臺東縣政府原民處表示,透過文化創意產業,不僅能讓部落工藝走向國際,更能為族人帶來實質經濟效益。今年活動現場將設置「原民文創展售區」,展出來自臺東各部落的手工藝品、特色食品及文創商品,讓民眾在欣賞歲時祭儀文化的同時,也能將原民文化帶回家。

無論是傳統祭儀的重現,還是現代文創的發展,臺東原住民族文化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世界,展現豐厚的文化底蘊與無限可能。

相關新聞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