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懷文/台北報導】
捷報!!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自「2023年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TISF)」選拔代表出國參加一系列國際科學賽事陸續傳回得獎的好消息!包括義大利科學展覽會(I giovani e le scienze)以及突尼西亞國際工程與科技節(I-FEST2)皆斬獲大會金牌及銀牌獎,獲獎率高達100%,不僅為我國今年度青少年科學家出國代表比賽率先獲得好成績,也展現我國青少年在科研領域的成就非凡。
歷史悠久的義大利科學展覽會在 3月18日至20日於米蘭舉行,有來自義大利各地區14至21 歲的學生與國外之頂尖青年科學家參與競賽,我國共派出兩件作品參賽,分別獲得大會金牌獎。其中,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李昀臻和趙曼甯同學的作品《以粒線體轉移治療人類血管內皮細胞的動脈粥狀硬化疾病》探討粒線體轉移療法是否能改善受到擾流影響的血管內皮細胞失調,結果發現,粒線體除可改善擾流組細胞的呼吸鏈功能,也有效改善細胞的有氧呼吸與產能代謝。
評審們認為此研究內容有趣且清楚了解致病機轉,未來也有望開創以粒線體轉移技術作為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創新療法,因此除榮獲大會金牌獎外,更獲得參賽選手們票選最喜愛作品;而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陳亭儒和王允芊同學的作品《以深度學習進行心音及高血壓關聯性之研究》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高血壓會大幅增加心臟、腦部和腎臟相關疾病的發生機率,提出以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模型由受測者心音預測出其血壓層級,並區分長期高血壓和運動高血壓的可行性。研究結果未來能應用於穿戴型裝置,以非加壓的方式準確且持續地監測血壓,此創新的成果也獲得大會金牌獎肯定。
除了義大利傳來好消息,遠在非洲的「突尼西亞國際工程與科技節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unisia,I-FEST2)」則在3月17日至21日於突尼西亞馬赫迪耶辦理。在共40個國家、1200位學生、215件作品角逐中,我國代表參賽的兩件作品除分獲大會金牌、銀牌更入選年度TOP 10以及2項特別獎,成績相當傲人,得獎率更在世界各國名列前茅!
代表參賽的臺北市私立薇閣高級中學方子珊同學以《從篩選植物澱粉與顆粒製程改質到手術防沾黏之效用評估與材料檢測》獲得大會金牌獎殊榮,更入選年度TOP 10以及大會GRAND AWARD第三名,囊括三項大獎。由於目前臨床上大部分皆使用昂貴的醫材處理微創手術後的組織沾黏現象,因此她研究開發粉末顆粒的防沾黏材料,以改質天然植物澱粉為出發點,藉由澱粉粉末形成水膠而使得傷口不沾黏,再藉由自身降解達到癒合效果。整體研究發想切合實際醫學工程使用需求,有望未來在臨床上使用能幫助每個病人都達到術後防沾黏的效果;而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陳薇安、劉芷言同學作品《合成CaMKII抑制劑作為抗癌潛力藥物》則因有感於三陰性乳癌為最常見的乳癌之一,卻沒有有效治療方式,因此從新的角度出發,以在乳癌細胞過度表現的激酶CaMKII為目標,設計並合成CaMKII抑制劑以作為抗乳癌藥物。
研究中發展出一套新穎的製藥流程,並進行電腦模擬後以全新途徑合成,最後再利用生物檢測測試藥物作用。評審們認為此研究是很穩健完整的藥物化學研究,因而獲得大會銀牌獎、Journal4Youth 期刊特別獎等兩件獎項。
科教館館長劉火欽表示:「我國代表學生本次在義大利及突尼西亞獲得的好成績,充分展現臺灣學生科學研究的實力,同學們對於科學知識的充實、科學研究的熱誠與積極分享的態度,更讓國際驚豔!科教館也將持續推動學生參與國際科學活動,提升學生國際交流的機會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