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大代誌】投資、出口、消費全失靈 陳松興預估大陸經濟今年難保五

東華大學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松興表示,大陸經濟成長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消費,今年的情況都比去年差。圖/宋秉忠攝

大陸官方將今年經濟成長率設在5%左右,但據東華大學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松興表示,大陸經濟成長的「三駕馬車」——投資、出口、消費,今年的情況都比去年差,想要保五,恐怕不容易。

●投資

陳松興指出,大陸房市經過三年掙扎,泡沫化趨勢反而益加明顯,由於土地出讓收入與房地產專項稅合計占地方財政收入比重2020年曾達到4成,2023年降至31.6%,依然是地方最重要的稅收來源,房地產稅收大減,勢必影響地方的投資。

2024年,大陸固定資產投資年增3.2%,但,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卻年減0.1%;2023年,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年減0.4%,連2年負成長,顯示民企的投資信心不足。

●出口

陳松興指出,去年下半年大陸出口出現一波漲勢,但主要是為逃避美國加徵關稅而降價出口,在美國認定的「骯髒15國」,中國大陸毫無疑問會排第一名,等4月美國新關稅實施後,大陸出口受到的衝擊將是空前的。

雖然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後,大陸已逐漸降低對美國的貿易依賴度,但陳松興提醒,美方早就發現陸企透過墨西哥、越南「洗產地」的情形,墨西哥首先被加關稅,就讓大陸非常緊張,雖然越南目前暫未被美國列為關稅不對等國家,但由於越南對美貿易順差2024年破千億美元,未來被美方加關稅的可能性大增,這也將衝擊大陸今年的出口。

當然,川習會尚未舉行,陳松興認為,美中目前仍不願在貿易問題上撕破臉,例如中方對美方加關稅的報復項目只有能源和卡車,但對於美國農產品加徵的關稅並不高,項目也有限,這也是為後續談判留下轉圜空間。

●消費

2023年9月,《日經新聞》引述大陸國家統計局數字指出,中國所得差距已擴大到1985年有紀錄以來最高,2022年中國最富的20%家庭可支配年所得為90116元人民幣(下同),最窮的20%為8601元,最富是最窮所得的10倍多。

陳松興指出,貧富差距,加上醫保保障低,一般人看一次病往往就要花數百元,這使得很多人不敢隨便看病,更何況花錢消費。

陳松興指出,大陸生產者物價指數(PPI)2月份年減2.2%,連續29月負成長;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0.7%,時隔13個月再度出現負成長,在在都顯示一般大陸民眾消費趨於保守。

陳松興還警告大陸台商,2024年大陸稅收年減3.4%,但非稅收入年增25.4%,在中國經濟下得之際,非稅收入,特別是其中的罰沒收入的增加,值得台商特別注意。

為彌補地方財政赤字,大陸基層檢警跨省逮捕民企負責人、逼他們交錢,被稱作「遠洋捕撈」,是去年最受關注的熱詞;為防治「遠洋捕撈」,最高檢察院去年親自督辦31件重點案件,宣示要給民企一個法治的營商環境。

梅花新聞網

相關新聞

熱門新聞